養老服務
PENSION SERVICES
設有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、中醫科、康復科、口腔科、老年病科、預防保健科等。孝友醫院以心腦血管病為基礎;頸、腰椎間盤膨出、突出、脫出及多種急慢疼痛……
醫生職稱晉升的“四唯”清理行動開始了
發布時間:
2022-01-21 17:19
2018年10月24日,科技部、教育部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中科院、中國工程院等五部門發出通知,聯手開展清理在科研項目評審、人才評價、機構評估、院士評選等科研活動中“唯論文、唯職稱、唯學歷、唯獎項”(簡稱“四唯”)專項行動,再一次引起了公眾對這一備受詬病但又難以革除的頑癥的普遍關注。作為醫界媒體,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專項清理行動將對醫生產生什么影響。
長期以來,“四唯”在諸多科研活動中盛行,在醫生的科研立項、職稱晉升,人才選拔、以及機構等級評審中都有明確的標準要求。近年來,隨著社會的不斷呼吁,在職稱晉升方面,政策對論文、學歷、外語等硬性要求越來越松動,特別是基層醫務人員的職稱晉升已經出現了可喜的改變。
2016年11月1日,中央******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《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》,提出根據不同的職業和工作性質確定職稱評定標準,堅決廢除以論文數量為標準的“一刀切”做法,對那些基層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,著重考察他們的實操能力和實踐能力,以及在專業技術領域對組織發展的貢獻。
2018年2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科學設置人才評價標準。堅持憑能力、實績、貢獻評價人才,克服唯學歷、唯資歷、唯論文等傾向,注重考察各類人才的專業性、履責績效、實際貢獻。著力解決評價標準“一刀切”問題,合理設置和使用論文、專著、影響因子等評價指標,實行差別化評價,鼓勵人才在不同領域、不同崗位作出貢獻、追求卓越。
對于醫療衛生人才的評價,要求強化醫療衛生人才臨床實踐能力評價,合理確定不同醫療衛生機構、不同專業崗位人才評價重點。對主要從事臨床工作的人才,考察其臨床醫療醫技水平、實踐操作能力和工作業績,引入臨床病歷、診治方案等作為評價依據。對主要從事科研工作的人才,考察其創新能力業績,突出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能力。對主要從事疾病預防控制等的公共衛生人才,考察其流行病學調查、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、疾病及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等能力。
對于在基層從事全科醫療服務的人才評價,要求建立符合全科醫生崗位特點的評價機制,考核其掌握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、常見病多發病診療、預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,將簽約居民數量、接診量、服務質量、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評價因素。按照強基層、?;炯胺旨壴\療要求,建立更加注重臨床水平、服務質量、工作業績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評價機制,鼓勵醫療衛生人才服務基層,更好滿足基層人民群眾健康需求。
關于這次專項行動,中央相關部門一方面列出“自我革命”的清單,另一方面還指出了清理的方向,其中包括,一是對部門和單位政策文件中涉及“四唯”的規定進行修改;對本部門和單位牽頭執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中涉及“四唯”的規定,提出修改建議。二是對各類考核評價條件和指標中涉及“四唯”的內容進行調整,具體表現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評價指標體系、評價手冊、評審細則等。三十對有關管理信息系統和工作表格中涉及“四唯”的內容進行修改。并明確此次專項行動,采取“先自查、后督導”的做法:各部門和單位根據中央要求,先開展自行清理;自行清理的整改報告,于11月12日前報五部門接受督導,確保落實見效。
當然,這一頑疾由來已久,因此也別期望一個文件,一個專項行動就會取得神奇的效果。因為之所以難,必有深刻的原因。如果我們只在修改標準、下放權力等方面去用力,不從評審本身是否有必要方面去改革,也許在夾雜著太多利益的評審制度體系中雜草叢生野蠻生長。